充电5分钟, 续航500公里! 大功率充电时代正式开启
- 2025-07-17 06:28:59
- 572
四部门一纸通知,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正式迈入“读秒时代”,10万台大功率充电桩即将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这一政策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正式进入“大功率时代”。
与此同时,深圳、广州、郑州、海南、重庆等城市纷纷提出打造“超充之都”、“超充之城”的战略目标7。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愿景正加速成为现实。
01 政策驱动,超充建设按下加速键
这份编号为“发改办能源〔2025〕632号”的文件,系统构建了我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的完整政策框架。文件将大功率充电设施定义为单枪充电功率250千瓦以上的充电设备。
在规划层面,政策要求省级部门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计划,率先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40%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
在建设层面,政策强调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投建,支持优质运营商开展场站建设。特别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充电设施无差别开放,打破品牌壁垒。
到2027年,这些设施将使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1。随着大功率充电设施的普及,用户充电时间大幅缩短,“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携”的目标逐步实现。
02 技术突破,液冷超充站上风口
什么是超充?深圳市发布的《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分级评价规范》首次明确了标准:超充是单枪额定功率不小于480kW的充电终端;快充则是单枪额定功率在480kW以下且不小于120kW的充电终端。
大功率充电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散热问题。随着充电电流从250A提升至800A,传统的风冷散热已力不从心。液冷散热凭借枪线轻便、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成为行业新宠:
●星星充电推出2.4MW液冷超充系统
●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
●比亚迪布局4000座“兆瓦闪充站”
●极氪全球首发全液冷V4极充兆瓦桩
在车辆端,800V高压平台已成为行业趋势。小鹏G6、昊铂GT、智己LS6、问界M9、理想MEGA、小米SU7等800V车型扎堆上市。比亚迪更是发布了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03 安全与标准,产业发展的双基石
随着充电桩智能化程度提高,网络安全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年6月,国内企业EN+科技率先通过欧盟EN 18031-1网络安全认证,成为行业首批满足该强制性标准的企业。
该标准要求设备具备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安全更新、安全存储和安全通信等全方位防护能力。从2025年8月1日起,出口至欧盟市场的充电设备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在技术标准方面,政策要求完善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体系,加快设备型式、计量检测、通讯协议等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将“商用车兆瓦级充电”纳入标准化工作。
04 充电网与电网,协同发展新范式
大功率充电设施的普及对电网提出了更高要求。政策专门提出“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与电网融合发展”,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充电场站。
武汉近日推出全国首个针对充电站的分时电价调整政策,将原12:00-14:00的低谷时段调整为平段、原14:00-16:00的平段调整为低谷时段。
政策实施首日效果显著:武汉电网午间高峰负荷下降约25万千瓦,预计政策稳定后,负荷转移将达到50万千瓦,可满足10万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政策还鼓励充电场站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探索优化电力接入容量核定方法,合理利用配电设施低谷容量裕度。这种“光储充一体化”模式将成为未来充电站的标准配置。
05 超充与换电,互补共生的未来
随着大功率充电的快速发展,有人质疑:换电模式是否会被取代?行业实践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蔚来和宁德时代均采取“超充+换电”双轨战略:蔚来已建立3399座换电站和4659座超级充电站;宁德时代在推进换电网络建设的同时,其神行超充电池持续领航快充市场。
两种补能方式各具优势:
●超充更适合私家车日常使用,随着“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技术的实现,用户体验大幅提升
●换电则在出租车、网约车、物流重卡等商用场景更具优势,特别是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间
政策也明确要求“积极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大功率充电设施”,显示不同场景需要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06 深圳实践,“超充之城”的先行示范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深圳在超充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10月,深圳就发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目标。
深圳计划:2024年底建成全球领先的超充设施服务体系,在中心城区建成“1公里超充圈”。今年6月,深圳全面启动“超充之城2.0”建设。
深圳还创新性地统一了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以市花三角梅紫色为主调的设计,传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圳超充”标识使用两条电线元素,传达更迅速、可靠的快捷充电体验。
在管理机制上,深圳探索将超充设施选址纳入法定图则,建立配电网络规划建设报装全链条管理与超充设施规划联动机制,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武汉电网的数据显示,调整充电分时电价政策后,午间高峰负荷立即下降25万千瓦。这种“价格信号引导充电行为”的模式,将成为未来智能充电网络的标配。
随着10万台大功率充电设施的落地,高速公路服务区排长队充电的场景将成为历史。深圳、广州等城市中心区的“1公里超充圈”正在形成。
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曾经被认为是营销噱头的口号,如今正在全国各地的充电站变为现实。而作为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小兔充充正与行业伙伴一起,加速推进这一天的到来。
- 上一篇:被司机送进湖里男生已顺利面试
- 下一篇:游行抗议已扩散到美国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