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踏板车不能越野”?
- 2025-08-05 01:29:31
- 997
这个问题我研究过,至于对不对听我说完你再评判。踏板车作为热销车型,目前也细分出了多个类别,其中跨界ADV在风格和结构上,相比常规车型有了明显进化,按照它们的定位其实是可以“越野”的。
但是请注意,简简单单跑个非铺装显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越野,因为这种状态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车型都能胜任,哪怕是非常普通的小踏板,也能偶尔走走烂路,它更多考验的是驾驶技巧,而不是车辆性能。
严格意义上所谓的越野,是相对比较专业和硬核的玩法,比如场地内的越野车或者达喀尔拉力赛就非常有代表性。当你见识了此类场景,就不会将踏板车的非铺装骑行称之为越野。
造成踏板摩托车不能越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跨界类ADV后面再说)
1.行走机构
骑过踏板摩托车的小伙伴都知道,这类车型的减震行程相较于跨骑车会短很多,并且还没有独立后摇臂,最主要轮毂尺寸基本上会在16寸以下徘徊,常见车型也就12寸左右。
这类行走机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整车重心会更低,能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但是它的通过能力是非常一般的,再加之减震行程短,如果遇到极端路况,就会很容易触底,甚至于磕坏发动机。这还怎么越野?纯粹就是没苦硬吃,自讨没趣。
2.自重偏高
踏板摩托车的自重因为自身结构的原因普遍会有偏重的表现,车身越大这种现象就会越明显,如某些250踏板车的自重会在200kg上下,它是不利于弹跳和飞跃的。因为要想一跃而起任何一款车型,首先考虑的都是轻量化,越野车如此拉力车亦如此。
3.车型定位
说一千道一万踏板摩托车就不是为越野而生的,它最为常态化的使用场景无非日常代步、城市骑行,跑跑小长途,顺带着走走烂路,这才是踏板摩托车该干的事情。
再来看跨界类ADV踏板车,既然我们都能轻易发现的问题,工程师应该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目前你能看到的ADV踏板车,都在尽可能的优化行走机构和悬挂设定,并且在车型定位上融入了跨界理念。
例如,双联版贯穿式前倒置减震器、独立后摇臂、中置后减震器、大尺寸车条轮毂等,基本已经成为了硬核跨界ADV踏板车的研究对象,甚至于有些车型已经完成了这种进化。
不过即便如此,它们的功能性依然还停留在轻度越野,换言之此类车型相较于常规车型,也就是跑非铺装路面的能力会略强一些,面对砂石、泥泞、炮弹坑等路况时不至于慌不择路。
但如果因为这种进化,你把它们当成拉力车或者越野车来玩,难免就有点太过天真了,毕竟跨界的理念是风格的转变和应用场景的延展,以及功能性上的尝试,而不是彻底放飞自我,媲美KTM,酷似大非双。
在我的记忆中,不管是本田X-ADV还是标致XP400亦或者三阳剑之虎和升仕368G等品牌的车型,应该都没说自己能越野,更多是在突出跑烂路的性能,而不是去干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
综上所述,踏板车不能越野的核心因素,就在于此类车型还没有进化到如此强悍的地步,它只是在尝试着去丰富使用方向。因此还是老老实实的继续走寻常路吧!
- 上一篇:宋江谁允许你变成这样了
- 下一篇:约名海军陆战队将部署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