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球首推智能泊车“全兜底”, 底气从何而来?
- 2025-07-11 14:22:38
- 457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7月9日,比亚迪官方发布承诺为智能泊车的安全兜底,这是全球第一个针对智能泊车场景的完全兜底承诺。
相较于目前市面上其他车企的保障,比亚迪的保障有什么优势,又是什么样的底气让比亚迪推出完全兜底的承诺?
1
从0到1,中国智能辅助驾驶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2024年以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彼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依赖于提前设定好的规则性程序,面对突发状况时做不到灵活变通,用户在使用时体验并不好。
在2023年末,特斯拉正式推出了FSD V12,并提出了端到端的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一时间在车企和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之间掀起了波澜,端到端一词被高高举起,华为、小鹏、理想等车企,地平线、Momenta等供应商纷纷跟进推出端到端大模型。
应该说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从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提出到智能辅助驾驶被广泛应用,仅仅至用了1年。数据显示,在2024年全年,售出的整车中只有不到10%的车辆,也就是约300万辆带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而太平洋汽车智能驾驶辅助车型品牌销量排行榜显示,仅仅是在2025年5月,就有超过50万辆带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被送至用户手中,而其中的近21万辆正是出自比亚迪。
今年2月以来,“智驾平权”的概念被广泛提及,王传福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提出,“要在智能辅助驾驶的高度上实现突破,更要在智能辅助驾驶的广度上实现普及”,因此上至百万的仰望U8,下至六万的比亚迪海鸥,全系均搭载了“天神之眼”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印证。
然而,在智能辅助驾驶越来越普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的情况下,用户在使用相关功能的时候却还是束手束脚;同时,近期也发生了许多智能泊车场景的事故,车主们最关键的理赔没有也得到保障。这说明技术够硬、保障够全,两者结合才是用户对辅助驾驶功能放心的大前提。
2
从1到100,智能辅助驾驶如何让用户用得放心
“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智能辅助驾驶是安全出行的最强守护”,普及智能辅助驾驶的前提是让消费者放心。即便是入门级的“天神之眼C”,也能实现高快领航1000km零接管,AEB功能100km/h稳定刹停,代客泊车成功率99%,在技术层面上绝对够硬。
为了让用户在使用智能泊车时“把心放在肚子里”,比亚迪今天拼上了全面保障的最后一块拼图:向用户承诺智能泊车完全兜底。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在整车质保期内(6年或15万公里),如果在使用智能泊车辅助功能时发生事故,将由比亚迪提供厂家维修和补偿,且金额不设上限,不出险、不影响来年保费。
比亚迪对智能泊车安全的兜底承诺,无疑是比亚迪对自家智能泊车技术自信的展示。前文提到,仅今年5月售出的比亚迪车型中,搭载天神之眼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就有近21万辆,倘若没有十足的信心,比亚迪又如何敢第一个站出来为用户全面兜底呢?此次兜底,不仅兜住了用户使用智能泊车的底线,更提高了用户在使用智能泊车时的信心。
在比亚迪推出全面保障时,其他车企的态度又是如何?鸿蒙智行部分车型享受12个月的保障权益,期间出现的智能泊车事故,由厂家提供维修和上限5万元的补偿,超出12个月则需要由商业保险赔付,实现了类似比亚迪的半兜底;小鹏用户可以每年花239元购买小鹏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若发生智能泊车事故则由安心服务赔付,若没有购买安心服务则由商业保险赔付,实现了小鹏与用户共同兜底;而更多的车企如特斯拉、理想、小米等,均没有针对智能泊车事故的相关权益,一旦发生类似事故,都需要商业保险赔付,从而影响来年保费,属于车企没有兜底。
与此同时,在7月8日比亚迪宣布推出天神之眼最大规模智能辅助驾驶OTA升级,在全场景安全、行车辅助、泊车辅助等场景均有优化。在泊车辅助方面,新增了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偏置泊车、车头泊入、悬空障碍物识别等功能,技术层面上让泊车更安全;升级后,用户还可以选择智能泊车的速度,让用户在使用智能泊车功能时更安心;再结合今天比亚迪官方推出的智能泊车全面兜底权益,从内到外全面保障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
3
从“全民智驾”到“全面保障”,比亚迪的底气何来?
提出全面保障的底气,在于拥有够硬的技术。在2021年,比亚迪投资了国内知名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地平线,开始布局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又与Momenta合资成立迪派智行,深化智能驾驶算法研发。在2022年,比亚迪开始组建智能辅助驾驶团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将团队扩展至3000人。直到现在,在比亚迪超过11万人的研发工程师团队中,包括了超过5000名的智能辅助驾驶研发工程师,他们研发的方向涵盖算法、芯片、感知实验等不同领域,为比亚迪在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的全栈自研上打下基础。
够硬的技术吸引更多用户,更广泛的数据反哺端到端大模型的训练。截止目前,比亚迪已累计售出超过1100万台新能源车,其中超过40%搭载了L2及以上的辅助驾驶系统,它们带来了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为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素材保障。
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巨量数据的支撑,再加上规模化带来的巨大优势,比亚迪让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实现产业化。比亚迪坐拥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凭借足够大的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加速智能辅助驾驶的标准化与普及。
4
从国内到全球,中国智能辅助驾驶应成为全球的典范
王传福曾说:“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辅助驾驶创新的新高地,引领着全球智能辅助驾驶发展的方向”。从自研智能辅助驾驶算法开始,到周边硬件逐渐国产化,再到最重要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实现国产,中国的智能辅助驾驶一直快步走在世界前列。但如果慢下来重新审视与智能辅助驾驶相关的配套服务,乃至未来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不仅在中国,全世界的智能辅助驾驶行业都仍处于初步阶段。
尽管智能泊车只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其中一部分,今天广大的用户能欣喜地看到比亚迪拿出十足的自信与诚意为智能泊车全面兜底,明天就能畅想所有车企和智能辅助驾驶供应商,在基于自身的绝对实力下,向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提供全面保障。
(文:太平洋汽车 赖家浩)
- 上一篇:导演回应藏海传第二季
- 下一篇: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