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亿, 后劲太大! 《南京照相馆》 票房或破30亿
- 2025-07-28 11:17:41
- 460
暑期档过了一半,暂且没有一部票房过十亿的电影,相比《哪吒2》的烈火烹油之势,着实有些意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前两年的数据,无怪乎业内一片紧张。
23年暑期档,《孤注一掷》和《消失的她》超35亿 、《封神》24亿 、《八角笼中》22亿、 《长安三万里》17亿,票房成绩喜人。
2024年《抓娃娃》单片33亿,《默杀》13.5亿,虽然不及2023年,亦是可圈可点。
到了2025年,暑期档竞争依旧激烈,各个影片摩拳擦掌,用尽全身解数做宣发,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戏台》改档,《聊斋·兰若寺》刚过亿,《恶意》不足2.5亿,《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不足2000万,稍好一些的《长安的荔枝》破3亿,在暑期档已经过半时,这样的成绩有些让人失望。
所幸,《南京照相馆》强势开播,点映口碑一路上扬,尚未正式上映票房已经突破亿元大关。
今年暑假第一部破十亿的电影,一定是《南京照相馆》,据预测,它也将成为暑期档唯一破30亿的电影
如果,暑期档只能看一部电影,必然是《南京照相馆》。
二刷《南京照相馆》,依然是在泪水中看完全程。
他们,是想活下去的小人物,亦是大义凛然的英雄
苏柳昌,编号为1213的邮差,他并非带着人物弧光又无所畏惧的抗日英雄。
面对炸弹或者被枪指着头时,他也满脸恐惧,吓到瑟瑟发抖,想要活下去。
为了活着,为了那张通行证,他为日本人洗照片。
然而,真正拥有逃生的机会时,他却义无反顾地把活着的机会让给更弱小的同胞。
为了让同胞离开,他和日本人殊死搏斗,求生是人性,勇敢是他超越本能的正义。
他置生死于度外,他彻底激怒伊藤,他一字一句吼出“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你们这么糟蹋!”
影院的冷气很足,却挡不住观众那一刻的热血沸腾。
阿昌说出那句“我们不是朋友,不是”时,气若游丝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林毓秀,身为演员,她一直为和胡蝶合作过而骄傲。
她热爱表演,逃命路上也随身携带自己出演的电影胶片。
王广海为她争取到通行证,她毫不犹豫就让给金家母女,她大骂王广海“万一日本人输了呢?我从小学戏,唱的是穆桂英、梁红玉!”
金承宗看上去清高骄傲,却把一身本事教给阿昌,生死关头,他不忘家国大义。
面对日军的枪口,他大义凛然地喊出“我是拍照片的”,带着中国人的骄傲和不屈。
《南京照相馆》中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如此渺小,他们的生命很脆弱,意志却如钢铁般坚强。
面对日本人的屠杀,他们甚至没有反抗的能力,他们绝望无助并充满恐惧,却愿意把生的希望让给对方,他们齐心协力拼尽全力将揭露日军罪行的底片送出了南京城。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诠释着人性的光辉。
导演和演员,他们不是在完成任务,而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高叶收到第一稿《南京照相馆》剧本时,里面有林毓秀被凌虐的戏,第二稿直接被删了,申奥解释过这个问题。
“我们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观众展示血腥暴力侵犯等种种恶劣行径,第一是为了让大家记住那段历史,第二让大家记住全中国人民一起创造了奇迹。我们要分的清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真正的敌人。”
首映礼上,刘昊然、王传君和高叶等主演谈到电影内容纷纷落泪。
他们说,《南京照相馆》中的有些台词一辈子都会记得,每一次说都是锥心的疼痛。
谈到自己饰演的林毓秀,高叶情绪激动、数度泪洒现场:“如果没有那场暴行,她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像我一样幸福,可以这样做一个梦,也许她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电影不止一次被搬上银幕,申奥的这部《南京照相馆》最能抵达人心深处。
他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口融入大时代的背景中,一座被战火啃噬的照相馆,一群躲在照相馆里的普通人,他们恐惧他们绝望却不屈服不放弃不趴下,他们互相取暖彼此帮扶,甚至把活下去的希望拱手相让,他们从想要活下去到觉醒、抗争和守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重得如同南京的城墙。
不刻意煽情、不美化敌人、不圣化自己人,足够真实也足够真诚,申奥导演用故事和影像将南京大屠杀下的芸芸众生具象化,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了具体的情感连结。
他们呐喊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时,谁能不热泪盈眶?
让人震撼的细节
《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不管看几遍,都会有难以抑制的愤怒和控制不住的潸然泪下 。
一边把“天下为公”改成“亡国之君”,一边为侵略中国人而庆祝的日本军官;开枪打死中国人后,猖狂大笑的日本兵;一排排中国人倒下,被染成红色的河水;因为哭闹被重重摔到地上的婴儿和哭到撕心裂肺的母亲……这一幕幕让人沉重,那一声“华华”,喊的是孩子也是中华大地。
战争的残酷让人揪心,电影中还有更多的细节,让人潸然泪下 。
拿着炸弹和日军坦克同归于尽的士兵;躺在病床上为了不连累他人而朝自己开枪的士兵;阿昌的不屈、林毓秀的风骨和老金的凛然都让人动容。
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洗出日军暴行的照片,借着暗房里的红光看那些画面,照片里被害的都是旧相识。
柳树巷八号的店家、电报局的李小姐、广安街37号的姜老板……阿昌给他们送过信,老金给他们拍过结婚照、生辰照、毕业照,他们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曾经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日军的到来让一切戛然而止。
照片上依然笑着的他们,转瞬间,就成为了侵华日军的刀下亡魂。
分别之际,他们拍了“全家福”,老金带着他们“一日千里”。
幕布一幕一幕打开,北京的故宫,天津的劝业场,杭州的柳提春晓,上海的城隍庙……“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声音响起时,哪个中华儿女不为之震撼?
曾经去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南边有一堵高3.5米、长86米的“哭墙”,墙上密密麻麻刻着遇难者的姓名。
有的是全名,有的是姓加外号抑或只是“某某之妻”、“某某之夫”或“某某之子”。
站在墙前悲愤交加,名单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活生生的人,他们本该过着平静又幸福的生活,却因为战争失去生命。
电影《南京照相馆》把我们带回1937年那个被血和火包围的南京,用影像让我们看见并铭记那些平凡人,为他们在巨大的历史灾难中做出的抉择和牺牲致敬。
走出影院,看到街上的车水马龙,想想炮火中断壁残垣的南京城,恍如隔世。
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广场上肆意奔跑的孩子和路边盛放的月季,觉得格外美好。
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更应该珍惜当下、感恩当下。
《南京照相馆》点映加预售票房破亿,在排片场次占比和黄金场次占比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影片的上座率遥遥领先,清一色的好评和大量的“自来水”更是让影片后劲十足,票房有望突破30亿。
作为一个还原残酷历史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把温和做到了极致,更多地去呈现而非说教,最大化的克制却事倍功半,让观众沉浸。
真正的痛,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沧然涕下。
不忘国耻,铭记历史,就是对前辈最大的尊重。
- 上一篇:原来胎教是真的有用
- 下一篇:我将守着我的过一辈子